Thursday, 22 August 2013

何不搞個"yourhktv.com"?

香港的免費電視牌照風波仍在繼續,政府仍然使用「拖得就拖」的政策。
不知道究竟是程序上如此困難,還是政府獨愛現時兩間擁有免費牌照的電視公司?

這些政治的東西不在這裡談論。
在這裡,我們只談marketing不談政治。

當然,不談不表示不關事。


這場風波早於2009年開始萌芽,到2012-2013年開始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基於遲遲未發的牌照,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開始擔心,並開始在faceook share 一些上載了在YouTube 的電視節目trailer
幾個月前更把整集<警界線>放上YouTube,以賺得市民的支持。香港的市民很是支持, 大多的feedback都是正面的評價。
在收回那麼多正面的評價以後, 香港電視將更多的劇集放上YouTube以供市民欣賞。

以政府一直以來「不提就代表不用做」的姿態, 發牌的日子看來遙遙無期。
, 香港電視要怎麼辦呢?

我們來看看香港電視的competitors。它的competitors, 大概就是現時的兩間免費電視台 -- TVBATV
ATV的殺傷力不大, 倒是TVB, 它對這行業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 甚至說它對香港、海外華人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話也不為過。
我的好幾位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的朋友, 他們說他們也是看TVB的劇集長大的, 有次跟他們細聊的時候才發現, 他們看過的TVB劇集甚至比我還多、他們對TVB電視劇集(和演員)的沉迷程度甚至比我還深! 不得不感嘆一下, TVB, 強呀!

至於海外的他們是怎樣得到這些劇集的呢?

據我的微型非正式的調查,在當年互聯網未流行的時候,有些的他們看盗版光碟;然後在這些互聯網變得如此方便的時代,有些的他們上網下載劇集,或直接在網上看劇集。
當然地,大多的都是從非法的渠道獲得劇集的。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付錢看別人免費觀看的劇集,而且現在的互聯網方便死了,以致這類的情況有惡化的跡象。

以前我們說廣告,大都會先想起電視裡面的那些色彩繽紛、在幾十秒裡面完成一個有頭有尾有主旨有意思,且能吸引觀眾眼球的短劇 - 雖然更多人稱它們為tolite break
現在呢?為了避免觀眾能避免它們付了很多錢才買到的幾十秒,很多的廠商都會使用product placement,也就是所謂的「植入式廣告」。

那什麼是product placement (植入式廣告)呢?
夏晨每天在<衝上雲霄II>中喝的紅色vitaminwaterproduct placement; 涼粉在<愛回家>中不時捧著吃的一大罐鉅記杏仁餅也是product placement

不知從哪時起,不止product placement, 連電視廣告這東西滲透了我們的生活,連看個YouTube、或在my tvb.com翻看劇集也要看這些廣告。
哎,當電視廣告這東西移了在網上播的時候,它們還叫做「電視廣告」嗎?
Anyway, you know what I mean.

Product placement, 加上那些在網上出現的「電視廣告」,再加上那些一般在網上出現的interactiv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為什麼不比一般能出現於電視機中的電視廣告和product placement好?在網上找劇集看的那些人一般都比較留意出現於他們電腦螢幕中的影像,跟interactiv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一樣,它們能真正reach到觀眾的機會是比電視中的電視廣告要多。

所以我認為辦免費網上電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且youtubemy tvb.com等等的視頻工具也能紀錄點擊、觀看視頻的人數,查看收視、獲取feedback以供改進,或是跟廣告商交代; 查看觀眾所在的segments、當前所在的地點、preference、找到該網頁/劇集/視頻的途徑,在網上也變成容易的事,令廠商更容易在合適的地方放置廣告,令他們的宣傳變得更effective、更有效果。

在互聯網還沒有現在的發達、Mytvb.com還沒出現的時候,抽不到空出來看電視劇集,但卻很不想錯過任何一集劇集的觀眾大多會以他們家中的digital video recorder把劇集錄起來,再在他們比較有空的時候再拿出來欣賞的。而以我的記憶,電視台那用來計算收視點數的那些機器是無法recorddigital video recorder把劇集錄下的人數的。這樣就造成了under estimate收視點數的機會 - 雖然這個system一直存在著over estimate收視點數的風險(e.g. 把電視開著但其實沒在看)。

在互聯網開始被流行的應用起來以後、Mytvb.com出現之前,digital video recorders 開始被淘汰了, 因為人們開始發現沒什麼東西是互聯網沒的 - 不只是那些他們錯過了的電視劇集,甚至連海外(如台灣、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等)的電影劇集也能在網上找到,而且是免費的。我所說的這段時間正是當年電視節目的收視開始走下陂、BTfoxy用戶boost up、網上盗版視頻供應商橫行的時代。這時,很多比較年輕的電視觀眾都突然不愛看港劇了,因為覺得它們的內容跟以前的都差不多,而那些「新大陸」如台劇、美劇、日劇等卻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新鮮感。就這樣,看港劇的觀眾就突然的流失了,blame the Internet.

然後,Mytvb.com就誕生了。它只限香港地區的觀眾在網上觀看一星期內的所有節目 - 除了瞬間看地球之外,想重看都市閒情也不是問題,更不用提那些在合家歡時段內播出的劇集了。(話說,我也是靠它才找回歐陽震華在<情逆三世緣>的第一集中說完公孫先生好像黏了鬍子的蔣志光後,對著展昭說的就是「你就是沒黏鬍子的袁偉豪」。)由於Mytvb.com的方便,漸漸的,錯過了節目的觀眾們都選擇在Mytvb.com看重播,instead of 在網上找種子/盗版的劇集。基於tvb能在網上統計紀錄不同節目的點擊率,這使電視台能更準確的統計節目的實際收視。而且如前幾段所說的,Mytvb.com亦可以使電視台能更清楚收看不同節目的target segments和這些audience preferences, that 這些資料有助改善他們的節目。

雖然Mytvb.com的成功不能證明網上電視的可行性 - 因為它只是電視供應商在網上的一個輔助的工具,但無可否認的,它為「網上電視」這個意念踏進了一大步。若政府繼續拖延發牌的話,網上電視能否為香港電視暫時的殺出一條血路呢?網上電視的廣告收益能否暫時的支持著香港電視的開支呢?這時候不是要跟某大電視台看齊、一年賺7.7億,哪怕是1.1億也不錯了。最重要的是以此吸納觀眾,繼而向政府施壓發牌。香港電影何不學tvb, 弄個跟Mytvb.com差不多的東西、搞個"yourhktv.com"呢?

至於單單的網上電視一定不如電視+網上電視云云,電視台之間是否一定要存在著爭鬥呢?是不是只能存活一個呢?個人認為不是,它們不一定要compete directly/成為敵對關係的。

想想,這些電視廣播公司的mission statement 是什麼?

若能給予觀眾自己選擇播放節目的時間的權利,其實電視供應商與電視供應商之間,沒有什麼可競爭的。



餘下能競爭的,就只是電視節目的質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