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3 May 2013

Shake Shake 熊仔餅(小熊餅)


剛在Facebook看到蘋果動新聞說"細細粒"(陳嘉佳)和Bob挑戰樂天小熊餅的最新食法 - 將整筒的小熊餅搖動三十分鐘至所有的小熊餅的內內外外都融為一體, 變成一顆巧克力球為止。

雖然我不太喜歡蘋果日報以"球形人"這個不尊重別人的term來稱呼兩位, 可是當中的內容倒是蠻吸引的 - 因為所有有關7Ps (Product/Service, Promotion, Place, Price [the basic 4Ps]; People, Physical evidence, Process [the additional 3Ps for services])的事都是我想跟你們分享的事哦。

看了蘋果動新聞的影片, 再去Google搜索了一下, 這陣子果然吹起一陣"樂天熊仔球"的風氣。這風氣似乎在日本傳過來的, 讓我們去片:


片中的這個男人花了三十多分鐘去搖那筒小熊餅, 其實他早就在頭一分鐘的時候已經根疲力歇的了, 可是他還是繼續的堅持了三十幾分鐘 - 最後他成功了, 真不枉他費了一番功夫。

在吃的時候, 他說了一句我唯一會聽的日文- おいしい (好吃)。

我想, 用努力和汗水換回來的東西通常都不會太差。


本來看蘋果動新聞, 遠遠的看見這顆巧克力球都覺得很有趣, 很想試下玩, 看看能不能搖出巧克力球的。可是當我看完這段YouTube的影片後, 我不得不承認那層表面溶溶的巧克力球有點噁心。

糾結的是, 即使如此, 我都想試玩一次。
因為很有趣, 所以好想試; 因為有機會失敗, 所以好想試; 因為很有挑戰性, 所以好想試。
就因為這個原故, 出現了網絡瘋搖小熊餅。


不知道這個新食法的始創者是誰, 但這再次證明了*Word of mouth (WOM) 和**social media的威力。

如果這是樂天小熊餅的其中一個marketing strategy, 那我就太佩服他了, 竟然可以用WOM和social media的威力發揮到如此極致。如果那是樂天小熊餅的其中一位用家, 那我就更佩服他了, 竟然可以無聊到如此極致的地步。不是單單的無聊, 還是有恆心的無聊呢, 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吃小熊餅有樂趣之餘還可以甩走拜拜肉
兩手同時拿著一筒勁搖三十分鐘又得
兩手交替各搖十五分鐘亦得  得左
Shake Shake 小熊餅   冇得彈


*-。-。-。-。-。-。-。--。-。-。-。-**-。-。-。-。-。-。-。--。-。-。-。-**。
#以下是小熊餅進化為小熊球的過程:



*WOM又名為"口碑營銷", 簡單一點來說的就是一件商品、品牌、服務之類的口碑。
e.g. 陳太太和王太太在等孩子放學的時候互相交流一下孩子們的補習老師教得好不好
不管她們說這個補習老師教得好與不好, 那都是WOM - 只是如果說教得好的, 那是positive WOM; 教得不好的, 就是negative WOM。

**Social media, 那就是現在常聽說的"社交媒體", 現代人不管怎樣都會用過social media的, 不然那就是近乎石器時代的人了。
Facebook, Tweeter, Google+, 微博, Instagram, Pinterest, Flickr, YouTube, Blog, Klout, LinkedIn, Foursquare etc.
總之, 那些使你有強迫症、每天不去開一開它就會渾身不舒服的那些應該都是social media的其中一種的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